炎炎夏日的暑假,令人難耐燠熱,自然不能免俗的想去離島度假。因此,最近不少部落格正如火如荼連載著澎湖遊記,勾起我去年的菊島行回憶,特地把照片翻出來回味一下,想到我還沒分享許家村的照片,只有在遊記大略介紹過,許家村可是澎湖人文建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厝,在此貼上更多的照片,好好詳述一番,順便緬懷許家村獨特的古樸風情。

過去澎湖人蓋房子都是就地取材,不需紅磚或木材,直接拿海底的珊瑚礁岩來蓋房子,就是咾咕石。


一塊塊咾咕石堆成房屋,能抵禦強勁的海風,不論窮苦人家或富有人家的房子,都可見到咾咕石的蹤影,成了澎湖人不可或缺的私有財產。由於時代在進步,像這樣的咾咕石屋多半被廢棄,成為澎湖珍貴的古蹟。


馬背位在正面屋脊與垂面屋脊的交接處,造型很多,分金、木、水、火、土五種造型。


再往前面,就是很有名氣的澎湖古厝-許家村26號。



綠意十足的藤蔓沿著牆緣延伸,為斑駁的老房子增添青春活力。


許家村26號,發現燕尾翹的屋簷設計,據說一般這只有官宅或廟宇才可以使用的,可見此宅第一定頗有來頭,如身份為官宦、富貴人家、功名及第者。


囍字窗,想必當初很風光,周圍清楚看見精湛的裝飾藝術及磁磚壁畫。


雖然輝煌富麗的高門大院早已破敗荒蕪,但不難想像它曾經有過榮華顯赫的時代。



咾咕石有知音了,小蝸牛很努力在石縫裡生存。



湛藍的天空跟樸實的石厝形成鮮明的對比。



許家村的建築保留澎湖傳統院落的子孫巷、咾咕牆、牛車道,非常值得保存,如有機會造訪許家村,不妨瞭解澎湖先民的生活情形,切記,千萬不可破壞古蹟。


往日繁華熱鬧的許家村,如今,剩下蕭條淒涼的景況,想不感傷也難。同時讓我想起唐朝劉錫禹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不就很像許家村的寫照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水精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