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喜歡拜訪,一些具有歷史回憶的老房子。
位於台11線的都蘭糖廠,成立於日據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經遭到盟軍砲磾轟炸,所幸,仍保留了結構完整的木造房舍、辦公室、升旗台和工廠,後來轉型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引進藝術家進駐廠區創作,為都蘭糖廠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也開了一些頗有味道的小店,因此我很喜歡來這裡走走。
我很喜歡拜訪,一些具有歷史回憶的老房子。
位於台11線的都蘭糖廠,成立於日據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經遭到盟軍砲磾轟炸,所幸,仍保留了結構完整的木造房舍、辦公室、升旗台和工廠,後來轉型為『都蘭紅糖文化園區』,引進藝術家進駐廠區創作,為都蘭糖廠注入新的活力,另外也開了一些頗有味道的小店,因此我很喜歡來這裡走走。
有了上次的教訓(延伸閱讀:Olympus PEN EED初體驗,失敗的作品),沖出來的照片真的是慘不忍睹,這次學聰明,嚐試光圈調整為自動,沖洗出來的照片終於不再曝光過度,比第一次好太多,真的好感動哩!
只是,色調偏黃一點,不太能接受,想用軟體後製色調,後來想一想還是維持原味吧!
記得去澳洲旅行前,朋友主動要贊助我一台測距式半格相機Olympus PEN EED,它的特色就是一次拍照只佔半格,高度相同,但寬度只有一半,等於一捲36張底片可拍72張左右,因為我喜歡一張完整的照片就沒接受它,直到前陣子去借來玩看看,比想像中還要重一點,不輸給傳統單眼,但外型滿時尚的,增加我對它的好感。
初次使用半格相機,興沖沖裝上電影底片,因為不熟悉功能操作,它沒有自動對焦的功能,必須自行判斷主體與相機的距離來調整對焦環對焦點,不像傳統單眼都有+-值可以控制,對焦要靠自己目測估計,我嫌麻煩,索性讓光圈維持F1.7,也沒手動調整,沒想到沖洗出來的照片都白白的,似乎曝光過頭,畫面不清晰,可說是慘不忍睹,非常心疼,色調怎麼不是我要的濃妝艷抹效果,不過換個角度來看,挺有另一種不同的感覺,只能勉強安慰自己吧,說真的,我該慶幸沒帶它去澳洲拍照,不然真的欲哭無淚。
去年年底跟朋友去澳洲旅行,還沒出發前在書桌抽屜找到一卷底片,以為沒有用過就跟其他底片一起帶去澳洲拍,怎知回來後拿去沖洗,發現這卷底片其實早就拍過了,變成所謂的重曝,其中有幾張還是2010年去埃及拍的,當下真的錯愕不已。雖然很沮喪沒能跟大家分享澳洲的照片,但是出現了不少曝得很精彩的照片,有些曝的剛剛好,成了很特別的畫面,多了一份意外的驚喜,真是美麗的失誤。
相機:Olympus mju II
底片:Solaris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