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嚮往慕谷慕魚的美景很久,終於有機會可以去了,開心耶。早上十點多抵達慕谷慕魚,仰望白濛濛的天空,看樣子別想期待會有好天氣,既來之則安之,就照原來的計畫吧!
「慕谷慕魚」聽起來好美,這個名字是取自太魯閣族語Mukumug的諧音,指的是「這個地方」的意思。也就是最早遷徙到此地太魯閣族一到秀林鄉銅門地區和榕樹社區的時候,覺得這片原野山林非常壯觀、美麗,因此用他們的語言來頌讚此地的美景。於是有了「慕谷慕魚」這個美麗的名字。
一直嚮往慕谷慕魚的美景很久,終於有機會可以去了,開心耶。早上十點多抵達慕谷慕魚,仰望白濛濛的天空,看樣子別想期待會有好天氣,既來之則安之,就照原來的計畫吧!
「慕谷慕魚」聽起來好美,這個名字是取自太魯閣族語Mukumug的諧音,指的是「這個地方」的意思。也就是最早遷徙到此地太魯閣族一到秀林鄉銅門地區和榕樹社區的時候,覺得這片原野山林非常壯觀、美麗,因此用他們的語言來頌讚此地的美景。於是有了「慕谷慕魚」這個美麗的名字。
早上近七點搭火車抵達玉里車站,跳下車踩在月台上的剎那間,哇,忍不住想念起來,真的好久好久沒有在這下車,最後一次還是念小學的時候,小時候陪媽咪回娘家,都是搭火車到玉里站,所以這裡也充滿我的兒時回憶,相信同行的媽咪內心感受比我還要深刻。儘管開車來過很多次,總覺得好像少了那麼一點點味道,不像真正到過玉里。
忘了說,玉里車站為了配合花東鐵路電氣化,正在進行大整修,很期待它完成後以嶄新的面貌跟我們見面。
前陣子,聽說花東鐵路電氣化預定6月底通車,營運48年的柴油客車「光華號」即將功成身退,我不是很稱職的鐵道迷,對光華號沒有研究多少,上網做功課,原來所謂的光華號,就是指普快車,俗稱白鐵仔,只有兩節車廂。光華號曾經創下從台北到高雄4小時40分的行車紀錄,不輸給現在的自強號列車,最風光的時候還有光華號小姐為乘客服務,如倒茶水、夏天遞冰毛巾,非常受歡迎,如今卻隨著花東鐵路電氣化後將走入歷史。
不曾搭過光華號的我,不管怎樣,一定要搭上它,跟朋友相約要找一天去搭光華號,來一趟體驗搭舊火車的慢活之旅,也帶了媽咪同行。
耳聞玉里的橋頭臭豆腐很久,一直很想找機會去吃看看,從台東出發到玉里要一小時半以上,橋頭臭豆腐下午五點開,偏偏每次到了玉里都是中午前,吃完玉里麵再回去,始終沒啥機會吃到,除非在當地過夜。直到清明節連假,去花蓮一日輕旅行,不管怎樣,一定要等到傍晚在玉里吃完臭豆腐再回去,不想一再地錯過,說著說著忍不住握緊拳頭。
應該是冬天的一月份,太陽卻大的很不像話,我們正在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裡穿梭拍照。儘管萬里晴空及油菜花海很吸引人,但天氣愈來愈熱,最後忍不住鑽進車裡著涼。接近中午時分,肚子餓準備離開去附近的玉里鎮覓食。玉里麵是當地的招牌小吃,之前聽聞玉里麵,但不知究竟是啥東東,剛好趁機去瞧瞧。
抵達玉里鎮,找個地方停車,下車抬頭望見湛藍的天空,還有可愛的小鎮。微笑地說:「好久不見了。」
又是油菜花田盛開的季節,大家總會連想到花東縱谷的台九線,以往處處可見一大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令路過的遊客驚豔無比。
油菜花屬十字花科,農民常以它當作綠肥以增加土壤地利。每年秋末收成時灑上油菜花種仔,做為休耕的綠肥植物,12月至2月綻放,成為農村冬末春耕前的田野美景。
每次出遊,如果經過花蓮縣富里鄉,剛好是用餐時間,我們就會想到潘媽媽客家美食,裡面賣的都是潘媽媽的私房菜,每一道充滿媽媽的味道,非常親切。最近,因為「農情台九線,米鄉好休閒」活動,我們在台九線沿途遊玩,直到富里鄉農會參觀花田,要離開時差不多中午,我們二話不說的前往位於東里村的潘媽媽客家美食。
憑著模糊的記憶,尋找潘媽媽客家美食的店面,終於找到了,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找。上一次來過,是兩年前的事,潘媽媽可口衛生的菜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停好車,進去店裡,潘媽媽正在跟她朋友聊天,沒有其他客人,我們自行找個位置坐下,潘媽媽拿菜單過來給我們,大概看我們猶豫不決,熱心推薦我們菜單,我們五人點五菜一湯。點完菜,潘媽媽立即進去廚房準備,不少客人陸續進來,有的是團體包廂。
最近,花東地區富里鄉、池上鄉、關山鎮三地共同舉行「農情台九線,米鄉好休閒」活動,幸芳姐問我要否去,兩天後就出發,很好,這次沒被死鴨子硬上架,當然要去啊,至少有足夠時間準備。
「農情台九線,米鄉好休閒」熱熱鬧鬧的開幕第一天,出現晴朗天空,氣溫非常舒適,但是我已預約做臉,幸芳姐也忙工作,以為隔天的天氣一定還是一樣好,沒想到早上看窗外,居然是灰暗的天空,開始冷颼颼。
自從2005年司馬庫斯古道之後,朋友們各忙各的,想找時間再快樂出遊,大家的時間卻遲遲喬不定,沒機會再相約一起去登山,但我從未忘懷山林美景,不知何時能再享山林之美。直到上皮拉提斯課的溫老師主辦健行活動,儘管只有一日遊,我二話不說的報名參加,為的只是再次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早晨還是晴天,要出門時竟轉變為陰霾欲雨不雨的天氣,但並不影響我們女人的遊玩心情,於是開始往瑞穗出發。
沿著最熟稔的台九線走,經過初鹿,路旁停著好多車子,原來是杭菊盛開了,放眼望去盡是一大片黃澄澄的杭菊,像黃金般那樣耀眼,如果是雪白的杭菊,想必更有一番迷人風情。
以為今年可能沒機會去看大地畫布.縱谷花海行,也對春節旅遊不抱期待,沒想到還是看到了。
經過池上,終於看見一片金黃油菜花田的景象,老哥聽說過年要多看大片油菜花田,可以帶來財運。停在路邊,我們趕緊下車用力的拍照,無不希望今年財運能旺起來,如果把花海照片當桌面天天看,那一整年不就旺旺旺嗎?想到這裡忍不住為我們迷信又愛幻想的行徑感到很好笑。
以為今年第一次造訪六十石山之後,短期之內是不會再次上去賞金針花,不料過了兩星期後,家裡來了從台北來的不速之客,老爸決定要再去六十石山遊玩,跟上次比較起來,這次的金針花明顯的減少,而且天候不佳,雖沒有陽光的滋潤,但仍不影響遊客的玩興,到處都是賞花的人潮。
望見山頂還有一片花海,上次沒開車爬上去探險,這次老爸企圖爬上去,山路很狹窄,又陡坡,反方向又有不少車子準備下山,我們只能小心翼翼的讓開,還要注意兩旁停好的車子。好不容易在路邊找到空位,下車走路去可能是台灣最高處的金針花海,站在山頂,果然飽覽六十石山的風光,白色的霧氣緩緩飄流,籠罩著整個山頂,隨後飄些零星雨,花海呈現一種朦朧的美,我們不禁大呼好美喔,紛紛按下快門捕捉撲朔迷離的一面,愛好幻想的我把自己當成神秘的花精靈,隱沒在一片金黃色的美麗花海中,好不浪漫,情侶在花海裡合照,臉上不時露出幸福的笑容。
今年夏末秋初,沒去離家最近的金針山賞金針花,反而開兩小時車程去了六十石山前後兩次。去兩次都是不同的天氣,第一次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第二次則是陰雨綿綿的冷天氣,體驗也有所不同,如今金針花季活動已悄悄的落幕,我趁著現在趕緊把之前拍的照片跟遊記出清一番。
台灣有三大金針花區,分別為六十石山、赤柯山、金針山,其中以六十石山的面積最大,壯闊的景色媲美歐洲莊園。記得初次造訪六十石山,剛好遇到下雨天,即使站在高處,無法將六十石山的每一個角落看得一覽無遺。
八月底前往六十石山,要去之前,首先經過富里車站,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迷人。非常幸運,那天是個好天氣,從山腰望見滿山盡是金針花,一片黃澄澄的金針花被陽光曬得金光閃閃的,令人心情為之開朗,許多觀光客仰慕前往,停車場佔滿車子,熱鬧不已。原本想開車開到最高處,但從遠處看見山頂的路塞滿車子,便打消念頭。
雖然爸爸帶全家去花蓮多次,但卻沒去過太魯閣國家公園,印象中,國中畢業旅行去過一次,但已不復記憶,託小舅的福,得以有機會再造訪一次。
矇矓中,來到太魯閣遊客服務中心,相機電池剛好沒電,偏偏我沒帶備份電池,我用的是三號電池,在一般商店就能買到,急著進去問內部的咖啡廳有沒有賣數位相機專用的電池,結果沒有我要的電池,幸好我多帶一台消費型數位相機,可以派上用場,只是效果沒有數位單眼的好。
得知小舅全家今年要回台灣定居,小舅一個人先回來,在花蓮監工新房子,表弟妹因為要上學,沒有跟著回來,我跟爸媽一起去花蓮找小舅聚一聚。
這星期下雨,早上天空依然灰暗,八點半從台東家裡出發,我抱著咚咚跟耶誕熊一起上車,放在後座,瞧他們很開心,好久沒帶他們一同出遊,上次帶咚咚他們去宜蘭玩,爸爸說到了成功就換我開車,我趕緊小睡。